如果說北京金秋的美景最迷人,那么銀杏的裝點功不可沒。由銀杏構成的金色樹林重塑了天地空間景象:金色落葉落滿地,無聲而有情,融化了賞葉人的心。
每到金秋,釣魚臺館東門外的“銀杏大道”,磁鐵般地吸引著男女老幼。無論是路過還是專訪,人們無不眉開眼笑,在贊美聲中打開拍照設備,盡情留影,流連忘返。細心的人不難發現,這條銀杏大道其實有3種綠化樹:銀杏樹居中,加拿大楊、馬尾松分排兩側。無論是高闊的加拿大楊,還是年長的馬尾松,都無法阻擋銀杏的強勁生長,難掩銀杏的傲人姿色。銀杏樹旁逸斜出,亭亭玉立,連松楊都在空中為它讓路!般y杏大道”名副其實,半個世紀以來流傳著中國城市綠化的歷史佳話。
朝陽區的使館街,海淀、豐臺還有3條“銀杏大道”。北京各區公園、街道新栽銀杏越來越多。銀杏正在取代槐、楊、柏,成為首都綠化的樹種。未來北京的秋景將更美。
六朝古都北京也是佛寺道觀和文化教育場所集中之地,有“寺廟之多甲天下”之說。這些地方不乏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銀杏。市區,從釣魚臺向北,五塔寺等地都有銀杏樹。郊區,許多古寺古樹同在,帝王禮佛敬神贊樹的記載多多,銀杏的民間故事傳說多多,賞景說史的地方多多。密云巨各莊唐代香巖寺遺址的一棵1300多年樹齡的銀杏,被譽為“北京古銀杏”。門頭溝潭柘寺的唐代銀杏樹被乾隆皇帝封為“帝王樹”。昌平居庸關長城腳下石佛寺遺址的一棵10歲古銀杏,尊稱“關溝大神木”。門頭溝西峰寺千年古銀杏,得名“白果王”。海淀西山大覺寺內的遼代“銀杏王”、“九子抱母”、“龍鳳樹”等,都赫赫有名;始覉@林香山雙清別墅的古銀杏,見證了毛澤東主席指揮渡江戰役、建立新中國的歷史進程。由皇帝行宮改建的香山飯店,方案出自世界建筑大師貝津銘之手。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建筑與環境融合,有了兩棵古銀杏的襯托,更顯水光山色一體、古樹奇石陪襯的東方庭院風貌。
王朝更替寺觀興廢,而銀杏樹卻歲老根彌壯,陽驕葉更蔭,默默記錄著北京的歷史,豐富著北京的生態文化內涵。
|